漢語教學在葡萄牙面臨挑戰。漢語沒有如其他語言一般在大學設有專門學位,若奧.卡諾托(João Canuto)希望這種「歧視」很快得到解決。這位普通話、中國歷史及傳統文化教授強調,澳門在聯繫兩國人民方面發揮作用,但也指出,澳門對葡萄牙漢語教學的參與「總是會自然聯繫到」孔子學院所做的工作中。
– 澳門可如何幫助葡語國家發展普通話教學?
若奧.卡諾托 – 澳門可以為此發揮非常積極和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擁有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城市。葡萄牙管治了澳門近五個世紀,通過澳門,葡萄牙人以另一種方式詮釋了中國,為中國創造了一種傳奇和冒險的感覺,一種在葡萄牙人靈魂中神話般的感覺。澳門仍然是令葡萄牙人更易接觸中國的一度橋樑。現在我不知道如果不通過孔子學院,澳門如何在葡萄牙的中國語言和文化教學傳播上發揮這一作用。
這也是中國語言和文化在葡萄牙更加活躍、積極傳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和平台。我個人認為,在澳門,這個角色更多是針對那些想去澳門加深對亞洲與西方之間的歷史、中國傳統語言和文化之了解的葡萄牙學者、研究人員和學生。
由於孔子學院在葡萄牙已經很完善—我不是說澳門只能位居二線—但澳門的參與永遠離不開孔子學院。然而,澳門很重要,仍然是《聯合聲明》中一國兩制的下的特區。只要不涉及中國最複雜的政治問題(例如台灣的情況)或中國的內部政策本身,學術研究仍然可以自由地進行。中國本身支持這些研究,因為這是向西方傳播中國歷史和思維方式的一種渠道。

(Instituto Confúcio na Universidade do Porto)
– 葡萄牙的普通話教學發展如何?
若奧.卡諾托 – 不論如何,葡萄牙的普通話教學還是經歷了自然而積極的演變。今後,孔子學院將成為在葡萄牙發展和傳播中國語言和文化教學的機構。幸運地,葡萄牙的小學和中學教育機構正與孔子學院建立顧問協議。這種情況也發生在葡萄牙的主要學術機構,例如里斯本藝術學院、阿威羅大學、米尼奧大學、波爾圖文學院和科英布拉大學。這五間卓越的學術機構目前正在與孔子學院建立協議。
我認為隨著時間過去,普通話教學將會越來越多地與孔子學院聯繫在一起。但我必須強調,很多開始學習普通話的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會放棄。這不單是意志力的問題。考慮到他們要準備的考試及要修讀的科目,有的人失去了耐性和時間。
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未來葡萄牙的普通話教學將必須設立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特定課程和學位。正如羅曼語或日耳曼語言領域的學位一樣,必須設立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特殊學位,一勞永逸地處理這問題。而在出現這些學位之前,葡萄牙的學生將沒有機會充分學習這種複雜的語言,以及中國的文化和歷史。
在葡萄牙的孔子學院對普通話教學的有序進行非常重要。這些在大學、小學或學院提供的免費課程非常有限。孔子學院提供了任何其他機構都無法提供的基礎、保障和支持,尤其是在葡萄牙。時機對於學習中國傳統語言和文化至關重要。中國文化涵蓋了歷史等許多方面。認真教授和研究中國語言和文化需要大量時間,但事實是,現在我們有的時間也很少。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未來葡萄牙的普通話教學將必須設立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特定課程和學位
1989年,記者兼教授João Cantão於澳門之家開設免費普通話課程,至今我們已錯失了兩代學生的時間。這兩代人原本可以有條理、紮實地學習漢語。令我痛心的是,在教學機構、私立學校,以及公立中小學的普通話課程,依然是以錯誤的方法教學。對我來說,漢語和它的文化是分不開的。
在孔子學院以外的機構,教授漢語口語仍是主流,因為學生抱怨中文和漢字太難。每個人都想學中文,卻沒有意識到學習中文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書寫部分非常重要。漢字是一個獨特和獨立的實體,它不僅蘊含一個意義,而且具有書寫、語氣和語音的必要規則。漢語是一門美麗的語言。我告訴我的學生,漢語不是用來說的,而是用來唱的;不是用來寫的,而是用來畫的。
教授中文不僅對西方兒童的認知和大腦發育非常有益,而且對成年人也同樣有益。學習書面語本身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口語。

–考慮到葡萄牙與中國的特殊歷史聯繫,這是一個錯失的良機嗎?
若奧.卡諾托 – 在與中國的關係方面,我們在世界上佔有特殊的地位。我們的耶穌會士於中國與世界建立外交關係的關鍵時期擔任康熙皇帝的顧問。這一切是為了甚麼?這一切有甚麼意義呢?500年過去了,我們仍在談論16世紀,談論葡萄牙給世界帶來了甚麼,而我們卻沒有設法利用我們與中國的特殊關係以及他們對我們的尊重,因為我們是一個在與其他民族打交道時非常人道的民族。
他們意識到,我們在澳門有著良好的關係,沒有英國在中國留下的創傷記憶。英國在中國的殖民經歷很可怕,給中國集體認同的自豪感留下了很深的創傷,直到今天還沒有被原諒。中葡關係值得雙方引以為豪。中國人在葡萄牙很自在,沒有受到排斥。
當烏克蘭戰爭的混亂結束後,我確信中國在多個方面將成為世界第二甚至最重要的國家。中國已是贏家。人們現在不了解中國,但會想要了解中國。這不僅僅是語言,而是了解文化和他們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更多是集體的,而不是個人的。有一系列的價值觀支配著社會和政治生活本身。
了解今天的中國空前重要。無論在西方有多少學術課程,無論社會地位如何,如果對中國文化和思想沒有起碼的了解,就無法完全了解中國。
人們現在不了解中國,但會想要了解中國。這不僅僅是語言,而是了解文化和他們的思維方式
– 您如何看待中國在葡萄牙的形象?
若奧.卡諾托 – 我認為,在葡萄牙人的心目中,有必要拆解一些目前許多人對中國的負面形象,並根據歷史、文化、語言和文字,為中國重新建立一個更正面的形象。不可混為一談的是,國際政治是一回事,中國的內外政治形勢又是一回事。人們怎想沒關係,但現在需要的是助力保存(…)中國與其文化、語言、歷史相關的形象,以及其傳統文化所代表的一切,這些都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東西。
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寫字的人。我研究文化、語言和其他國家最優秀的事物。不論是德國、俄羅斯、美國,還是中國,人們都不能因為不幸的歷史時刻而忘記這些國家所創造的一切。無論這些國家過去有多少困難,我們都不能讓組成這些國家的文化和傳統的一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