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安徽高山梯地茶園煥發新活力

安徽高山梯地茶園煥發新活力

新華社

臨近清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蜈蚣嶺村的千畝梯地茶園迎來了採摘季。層層疊疊的高山茶園順著山勢綿延起伏,宛如一圈圈綠色年輪,鐫刻在群山之間。

沿著茶園裡的石階而上,68歲的村民方冬玉和茶農們忙著採摘開春以來第一批明前新茶。隨著一雙雙巧手在枝葉間快速舞動,不多久,茶簍里就裝了近半簍嫩綠的鮮葉。 「採茶季,我們一個月可以賺一萬多元,大夥的日子越過越好。」方冬玉說,這是她之前從未想過的。   

位於皖南山區深處,海拔800多米的蜈蚣嶺村曾經是個「三座大嶺五面坡,山高土薄石頭多」的貧困山村。20世紀60年代,為了擺脫山多地少帶來的貧窮和饑餓,這裡的人們憑著雙手在荒山禿嶺上開山鑿石、壘石造地,用七億多塊石頭砌就了梯地茶園和用來種糧的梯田。 「那時候村裡的男女老少都上山修建茶園,我們早上6點從家出發,在山上打炮眼、抬石頭、壘石磅,晚上點著汽油燈繼續幹到近10點,大家都幹勁十足。」方冬玉說,自己從13歲開始參與修建茶園,十多年時間裡見證了梯地茶園一點點成型,從山谷一層層延至山頂。   

茶園建好後,村民們種茶的同時也在茶園裡套種玉米等糧食。統計數據顯示,1978年蜈蚣嶺大隊糧食總產量17.32萬擔,比1968年增長4.6倍,茶葉總產量和人均純收入翻了一番。 幾十年過去,如今的人們早已不愁溫飽,而蜈蚣嶺村的奮鬥故事仍在延續,並煥發出新的活力。 隨著生態種植的推廣,茶園裡種上了生態有機茶,並開發了效益更高的600畝白茶基地,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返鄉創業。   

32歲的呂鵬從小聽著茶園的故事長大。2017年,他決心回到蜈蚣嶺村,幫助父親把原來的茶葉加工作坊擴展為有著兩條流水線的茶廠,並利用網絡把深山裡的茶葉賣到全國各地。「我們這裡的茶葉雖然品質好,但缺乏宣傳和銷路,我就想著利用原來工作積累的電商運營經驗把我們這裡的好茶賣出去。」呂鵬說,通過抖音直播和電商平台,去年茶廠的銷售收入達到50多萬元。   

如今,村裡大大小小的茶廠有7家,2021年村民們賣新鮮茶葉的收入達到了800萬元。除了發展茶產業,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歷史讓這個「藏在深閨人未識」的高山村落逐漸聲名遠揚,也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   

「很多人自駕過來觀賞茶園和雲海,一到節假日房間就都住滿了,許多人是回頭客。村裡的筍幹、火腿等土特產也不愁銷路了。」51歲的民宿老闆胡鳳玉說,為了更好地發展旅遊,村裡還修了步道,搭起觀景台,建設了村級旅遊接待中心。 2021年,蜈蚣嶺村接待遊客近5萬人,旅遊收入超百萬元。隨著2021年新安江街口大橋的通車,從蜈蚣嶺村到千島湖的車程縮短到半小時,這也為蜈蚣嶺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未來,我們打算通過農旅結合的方式,進一步發展生態旅遊,並保護好當年的文化遺產,讓茶園的奮鬥精神延續。」蜈蚣嶺村黨總支書記方錦才說。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