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沙特1-2月重新成為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 俄羅斯供應下降9%

沙特1-2月重新成為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 俄羅斯供應下降9%

路透社

2022年1-2月,沙特重新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12月曾被俄羅斯超越。來自俄羅斯的供應則下降9%,因為進口配額的削減導致獨立煉油商縮減採購。

中國海關總署週日的數據顯示,1-2月沙特原油到貨量共計1,461萬噸,相當於181萬桶/日,低於去年同期的186萬桶/日。 同期從俄羅斯的進口總量為1,267萬噸,或157萬桶/日。而2021年同期為172萬桶/日。 由於烏克蘭危機加劇,全球買家對俄羅斯貨物避之不及,3月份從俄羅斯的進口量可能會大幅下降。但路透報導稱,俄羅斯石油生產商蘇爾古特油氣公司(Surgutneftegas)正在與中國合作,以繞過西方制裁,保持石油銷售。

週日的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有259,937噸伊朗原油抵達中國,與2021年12月的水平差不多,這是自2020年12月以來中國官方數據記錄的首次伊朗原油進口。 中國海關在2月份沒有記錄任何伊朗貨物。 中國的官方數據還顯示,1月和2月沒有從委內瑞拉進口,委內瑞拉也受到美國的製裁。

伊朗擬提高原油和凝析油出口量

烏俄戰爭形勢緊張,市場憂心石油危機再現而急需尋找替代供應。伊朗石油部長賈瓦徳·奧吉19日表示,伊朗擬按照年度預算將原油和凝析油出口量由每日120萬桶,提升至最高每日140萬桶。他又補充指,在產能方面,石油部計劃將原油和凝析油的生產能力從大約370至400萬桶/日提高到570萬桶/日,但未有相關目標的時間表。

路透社報道,由於遭到美國制裁,伊朗方面沒有公布其具體原油銷售量。另據《獨立報》報道,假如伊朗石油出口得以恢復,將減少西方國家因能源價格上升而帶來的壓力,停止對於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依賴。

國際能源署:難替代俄供應量

受烏克蘭局勢影響,國際油價大幅上揚,一度突破每桶130美元。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本月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部長級會議,決定今年4月維持原定增產計劃,不額外增產。部分市場人士原本預期主要產油國會進一步擴大增產規模,以抑制油價過快上漲。

而伊朗是歐佩克主要成員之一,其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列。不過,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道,國際能源署估計,儘管伊朗石油出口在六個月內可能增加大約100萬桶/日,但仍不足以彌補俄羅斯石油被禁的空缺,因為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每日可向世界其他地區出口800萬桶原油和精煉產品。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