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亦即太陽到達黃經75度。進入芒種時節,氣溫會繼續上升,雨量亦會增加。傳統中醫會建議在這時節加強對心臟的保養,飲食以健脾化濕的食物為主,例如蓮子、冬瓜等。看似無根據,但有中醫師指出,中醫的概念是「順應天時」、「天人合一」。「『節』的意思是『轉變』。一年十二個月分成二十四節氣,就像一個時鐘。如很認真地調理身體,就是每個轉變時去吃不同的東西,像按不同季節穿不同的衣服。這是天文學,其實很科學。」
中醫西醫概念不同不失科學
事實上,要解釋何謂「二十四節氣」確要從天文開始說起。話說太陽一年裡在恆星間劃過的軌道稱為「黃道」,以360 度黃經來量度,而二十四節氣正好把黃道分成二十四等份,即每個節氣相差黃經 15 度。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中醫生楊俊良表示,中醫講求「天人合一」,當中的「天」是指大自然的變化,並將每段時間對應人的肝、心、脾、肺、腎這五臟。他解釋,中醫的思考方向是向外,看人和大自然的關係,而西醫的思考方向是往內的。「焦點是人,不是大自然,會看得很細微,會看細胞、看DNA。」
他表示,中醫是複雜性科學,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例如地方的氣候、人的體質等,概念也和西醫不同。「中醫的『脾』是指『運化』,即把A變成B,對應天時,長夏(大約農曆六月至九月)就是全年『運化』最厲害的時候,那季節會最多人胃病發作。在醫院消化科住院部工作時,醫生都說要留意這些時間,會多人胃出血。像鼻敏感,一轉天氣就會發作。又例如風濕骨痛,下大雨就會發作。這不科學?比氣象局還要準。」
中醫現代化 不失中醫本質
傳統中醫藥文化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中國申報項目「中醫針灸」正式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與時俱進。楊俊良指,在大學修讀中醫時,超過三成的課程屬於西醫範疇,包括解剖、病理學、傳染病學等等。對此,他並不感到奇怪。「難道華陀在這年代不用智能電話?有這科技為何不用?重點只是有否運用中醫理論,不是僅用了中藥,沒有了中醫的內涵底蘊。」
他舉例指,「消炎」這概念來自西醫,現在很多中藥都可以「消炎」,「但如一直想着這病人有胃炎,我就要消炎,就沒有了中醫的內涵。中醫會看脾胃運化,要明白這些。如用了西醫的方法去用中藥,這樣效果會差。即用了自己最弱的一環和西醫比較。一粒止痛藥丸一定比我們所有中醫的止痛成份都強,人家比你方便,比你便宜。但中醫的優勢是宏觀思考整個系統,例如和大自然的關係,和情緒的關係。又例如中醫的針灸,好處是沒甚麼副作用。」
中醫多重考核同樣專業
他又指,現時的中醫生也要經過重重考核。例如自己在內地參加中醫生考試時,考試也很嚴格,筆試之外還有臨床考試。「也有西醫內容,大約三分一吧。也要臨床,即面對考官,要操作,要寫病例分析。其實從報名開始要用一年時間預備,所以也很嚴格。」而現在澳門中醫跟西醫的職涯發展路徑相近,兩者畢業後都要實習,之後可在醫院當醫生或自己出外開診。「不過我們(中醫)的機會太少。公眾了解西醫,因為身邊有很多西醫,西醫數量多,醫院一年聘幾十個,但中醫可能一年只聘兩個。醫院的中醫也一樣要不斷考試、培訓的。」
中醫生馬文迪也指,現時唸中醫也要接觸西醫範疇,像解剖、營養等等,年輕一輩從大學畢業的中醫也能看懂西醫檢查報告上的數據。「現在中醫已能配合現代西醫醫學。現在的中醫和上一輩的分別是,現在的中醫生對一般化驗單或在營養學方面的知識會較強,因為畢竟專門有學過,是經過系統性的進修和學習,而不是單靠祖傳下來的藥方。」
畢業於澳門科技大學的他表示,讀書時除了上述科目外,也要修畢中醫全科,並在醫院實習。一些同學也會按自己的主攻科目到外地進修。包括中醫在內的《專業人員註冊制度》將於今年10月生效。馬文迪認為,有關制度的推行是好事,也能給予公眾較大保障。對於行內有聲音指,年輕的中醫生執業不易,坊間傾向對老中醫較信任,覺得年輕人欠缺經驗,馬文迪表示自己初時也曾經過這個階段,但認為最重要是用心行醫。
「客人也會看到有效果,會有信心。很多客人現在都接受年輕醫生,會看到跟一些老一輩的醫生不同。年輕的中醫會教他們用營養、生活方式配合,令他們的病情改善。現在的人綜合的病較複雜,其實也要多配合多些其他的治療方法去做。作為醫生,用心去醫人,醫得好人就是好醫生,不管是年輕還是年紀大的。最重要是用心去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