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葡萄牙紡織廠僅餘一個月的原材料

葡萄牙紡織廠僅餘一個月的原材料

現階段紡織及服裝業界尚算有足夠的原材料進行生產,然而,倘若疫情仍持續至三月底,恐怕業界將面臨原料短缺的危機。因為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今時今日,不僅合成纖維,連鎖扣、帶扣、標籤牌等配件和部分布料,這些待組裝加工和染製的原材料,通通都是來自中國,滿足歐洲的廠商的訂單需求。葡萄牙國家成衣及服裝業協會(ANIVEC)理事長César Araújo表示,已經開始感到原料短缺的迫近。葡萄牙紡織及服裝協會(ATP)負責人Mário Jorge Machado則預視,現時原材料儲備最多只能捱至三月底。二人異口同聲認為,歐洲業界應重新思考市場策略。
Mário Jorge Machado表示:「假若我們談論的是糧食問題,而中國中斷向我們供給糧食,我們可想而之問題可以有多嚴重。八十年代起歐盟實施的共同農業政策,正正就是希望保障歐洲在糧食方面能夠自給自足,既然糧食可以,為何服裝生產不可?他認為,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危機好讓我們反思,我們是否應繼續對單一國家如此依靠。」
如果中國在未來幾日內重啟對外碼頭開始出貨,一切將會雨過天青恢復正常,否則「坐吃山空,當三月底時儲備耗盡時,將會一一湧現問題」。除中國外,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韓國等也是可考慮的替代市場,被問道是否擔憂意大利的情況,他認為:「現時疫情主要集中靠近米蘭南部,工廠大多設於米蘭北部,地理隔閡尚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暫未受到影響,營運仍正常投入生產。」
César Araújo對於現時情況則不怎麼樂觀:「一般來說,廠商有足夠的儲備應乎四至六週的生產。上一批貨剛在二月尾時到抵,現在情況將會愈來愈複雜。不只是原材料的問題,那些華人商店也暫停營業,沒有店舖賣衣服,訂單將會減少,我相信這是一場惡夢的開始。」
現時,面對疫情的威脅,業界各施其法採取「得宜的措拖」緩減壓力,有些提前放假,有些靈活調整工作時間,例如葡萄牙時裝加工企業Calvelex,便決定暫停營業休息兩週,直至2月28日起再正式啟市,並在復工後這段時間內對人員上班時間的編制上採取靈活調整。
他認為:「在全球化的脈絡下,歐洲受中國制肘,因此我們需要反思,我們不能任其破壞歐洲工產生業。」
中國封關不僅讓依賴中國供應進口的廠商擔憂,也令需要出口貨品至中國的企業商同樣感到擔憂,以一向為世界著名品牌供應布料,並送向中國進行加工生產的葡萄牙紡織商Riopele為例,因為這次疫情的關係,故無法將訂貨如期送抵中國,因為尚未出貨,所以即使資金已經投入了生產,亦卡著無法收付訂單金額,造成一連串連鎖效應的局面。另外,因為無法出貨,所以也無法騰出空間承接來自全球最大的紡織及服裝生產商的新訂單。
Riople的行政總裁José Alexandre Oliveira稱:「中國是目前奢侈品出口的最大市場,因為商店關門,那些國際大品牌例如LV、Prada等,將預料至少減少三成的盈利。這是二月初時在巴黎著名紡織布面料展Première Vision品銳至尚上公佈的數據。我有部分客戶已經回辦公室復工了,但是成衣廠在生產線上仍是停工。」
中國訂單佔Riopele公司每年盈利的百分之三,約240萬歐元。

莉迪亞(Dinheiro Vivo) 06.03.2020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