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遠水能救近火嗎?

遠水能救近火嗎?

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下,來澳旅客大幅減少、市民大多響應政府呼籲留在家中,市面冷清,商戶亦紛紛落閘休市。為此特區政府推出了多項援助中小企的措施,包括免息援助貸款、貸款利息補貼、減免多項稅費、發放3,000澳門元電子消費券等,惟現時政府還沒公布有關措施的具體方案及時間表。

疫情對本地中小微企的造成衝擊,其中位於旅遊旺區的商戶更是首當其衝。開業2年多的「鳳城軒美食」位於大三巴附近,疫情前,坐在這間餐廳的食客大多數都是旅客,年初五後就幾乎看不見旅客的身影。餐廳負責人郭永志(Louis Kouk )表示,在疫情期間餐廳仍有營業,並轉為開拓本地市場,雖然以免費送外賣及買飯麵類送飲品等服務爭取生意,每日營業額均有所增長,但整體生意仍下跌約八成。他認為現時政府推出的措施不錯,至少能讓中小企維持生存,避免發生倒閉及失業潮。「發放電子消費劵的做法合理,亦是較直接的援助措施。我們不想沒有生意,就不勞而獲要求政府派錢。」

兩年前,Anki從網上經營時裝轉為實體店,現時受到疫情影響,又只能在網上宣傳及銷售商品,對未來能否復市她感到頗為擔心,希望現時能在網上增加多點訂單。對於政府推出援助中小企的措施,她表示未知措施的詳情,暫時未考慮申請政府的援助貸款。「時裝業最需要用到資金就是入貨和交租金,目前還能應付有關開支,但如果疫情持續幾個月和申請手續簡便,才會考慮申請貸款。」

「政府所謂的措施,對於我們來說,完全是『不治標、不治本』。」坐落在白鴿巢附近的咖啡店老闆Agostinho直言,對於小店來說,開支壓力最大的是租金、水電費及工資,即使有貸款申請,仍然需要還款,幫助不大。他認為這些援助措施表明政府未有真正了解小商戶的實際需要。「我有與業主傾租金,但業主就無話減租,可能就是延遲交租。其實豁免水電費都應該包括商戶,以及至少補助租戶一半租金。」至於電子消費券,Agostinho認為政府還未公布具體方案,小商戶到最後都未知能否得益。「即使沒有這3,000(電子消費券),市民每日都需要飲飲食食,實際上3,000元會否刺激到小商戶的收益,都是未知之數。」

「政府推出的援助措施,起碼對中小微企有某程度的裨益,但我不盡認同是最好的措施。」中南區工商聯會(Federação da Indústria e Comércio de Macau Centro e Sul Distritos)會長李卓君(Lei Cheok Kuan)表示,政府推出減免商業場所25%的房屋稅,實際上未必能夠令租戶受惠。「由於政府沒有要求業主須將減免的房屋稅回饋租戶,租戶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仍需交租金。」他建議,若業主願意減一定比例的租金,並提交減免證明,政府才減免業主相應比例的稅額。李卓君並表示,現時中小微企的困難在於資金流非常緊拙。「特殊援助到現時仍未實行,沒有現金收入,有中小企還要付銀行貸款利息、支薪、租金。政府援助就像吊鹽水,但現時(中小企)連水也沒有。」李卓君亦不滿水電費只豁免住戶3個月,而非「受災」最嚴重是工商界。「例如餐飲業用水及用電量最大,反而無得豁免,令人匪夷所思,最起碼也要有商業戶。」

澳門工商聯會會長何敬麟(Kevin Ho)認為,政府積極主動推出一系列措施援助中小企渡過難關值得欣賞,但措施還未有具體方案及推出時間,現在中小微企每天都是與時間競賽。他表示,中小企最大的擔憂是看不到前景,雖然澳門的情況算是相對受控,但不知疫情何時結束。「大家都是拿著筆錢去計數,就算資金捱到一個月,但問題是未知再下一個月能否捱得住,若政府能在短時間內公布何時能推出電子消費劵,大家起碼心中有數。」何敬麟又建議,政府在推出3,000元電子消費劵後,能因應市場的經濟狀況考慮在今年分階段推行電子消費劵。

王美美 21.02.2020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