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城市不封關,這是控制疫情所帶來威脅的政治智慧。儘管如此,澳門這座城市仍無可避免的承受痛苦,經濟受創。從經濟、政治、社會、媒體的角度來看,中共政權面臨著內憂的壓力,這些壓力預示著其在一貫作風、態度、以及信念上需要突破改變。輿論控制並不奏效,中央政府明瞭這點,在關鍵時刻亦毅然強烈譴責湖北省政府的行為,讓這個道理更不言而喻。
媒體
倘若你翻讀《環球時報》,《中國日報》或《中國青年報》,看到他們對中共政權的猛烈評擊,你會感覺頗為驚訝。事實是,中共已經無法嚴控國內輿論,因為大家都可以看到在污染下黑色一片 天空,難以呼吸的污濁空氣,以及開著法拉利的富人和擋在路上的窮人,這無法被強行改寫。就算有再好的政治化妝師,也無法再為活生生擺在眼前的事實再作牽強的掩飾。
公安與醫護人員的對恃;老百姓工作收入不穩定,苦惱無法為父母或孩子支付醫院費用…..要獲取資訊網民還是可以千百種方式翻牆的。
因此,北京面臨著一個新的社會現況:人民即便是沉默,也無法按壓在內心。
疫情危機
澳門今天正式踏入第十日連續十天沒有確診新的感染個案,這表明政府強烈勸籲市民留守家中的政策是有效的。過多恐慌和過分憂慮無助抗疫工作,儘管新型冠狀病毒在疫源以外所錄得的死亡率並不算高,到目前只有2.1%,甚至相比我們日常司空見慣的一般病毒,例如流感,其奪去的性命也遠遠比武漢肺炎多。但是,我們還是不容小覷這個具高度傳染性,且對其病理掌握有限的Covid-19。現在下定論還言之過早,因為專家指明這種病毒突變體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可以暴露在空氣中長時間停留,肺部及呼吸道感染初期更有能沒有明顯病徵。直到本月月底前,大家還不以為意,因為受感染旅客在潛伏期傳播病毒到本地居民時尚未表現出任何感染病徵。若然鄰近珠海的疫情沒有好轉,相信澳門將會繼續自我封閉整個城市。我們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也沒有任何快速檢測的方法,甚至醫院也沒有足夠的應急能力……恐慌和憂慮的確比冷靜下來思考容易得多,因此面對民眾的恐慌,在某程度上還是可以理解的。
社會
我們又再次談論穿山甲、野生動物、變種病毒,食品安全……以及其他因為社會及文化背景下引起的問題。
繼沙士後,我們再一次病從口入;土地、空氣、水質等污染問題的影響,販賣活生生的野生動物,開放露天的市場衛生安全,以及仍然停留在幾個世紀前的飲食習慣必須要解決。中國正在向前發展,但一場病毒的蔓延讓國家深層的問題表露無遺。公共衛生議題,關乎至地球可持續性發展的問題,人類需要改變其飲食習慣、行為及經濟模式……應更關注生活質量和預期壽命。中國無可避免是未來世界發展藍圖的一個重要部分,除了要遏制這場病毒疫症外,日後還必須做更多的工作。 從根本上消除問題成因。
政治
西方媒體一邊譴責中國政府隱瞞疫情在全球範圍下的嚴重性,一邊又對北京所採取的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表示讚許,中國承受著無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展示出只在強硬獨裁統治下的國家才能實現的高效。想像一下,倘若這次疫情是發生在倫敦或者巴黎,像湖北省這樣一個擁有六千萬人口生活的城市,勢定造成比現在更混亂更難以想像的局勢,外面的人只會唯恐天下不亂。從新聞報導中,我們看到數以千計的市民留守家中,外面的大門緊緊鎖上,身穿著防護衣的「搬運工人」配戴著全副裝備進進出出,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人類與致命病毒對抗的電影情節。
就像中國的貪污腐敗問題或環境污染問題一樣,本來大家就對中共政權已是敬而遠之,中國的發展模式以及毛澤東治理思想正承受著巨大的外來壓力。除了企圖發掘真相挑戰中共政權正當性的反對派叛亂份子外,中國的官員、學者、新聞工作者、時事評論員當中亦不乏表示期望中國走上現代化的道路。但是未來是如何現在談論還言之尚早,但可以肯定地說,不管內政管理以及中國對外形象,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經濟
澳門開始日漸回復正常。今天有一間咖啡館開市,明天又接著有另一間開市;市民可以去理髮了,辦公室也開始回覆電郵了。澳門這座城市已經睡夠了,但是市民因擔心經濟下滑而不得不感到憂慮。疫情基本受控,令澳門人可以鬆一口氣,冒著公共衛生潛在的風險,重新工作支撐著經濟。雖然特首賀一誠說過,特區財政儲備充足,現在就是要動用的時刻。此話一出雖然士氣大振,但是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因為企業和市民還不清楚疫情甚麼才完結。政府經濟援助措施為收入中斷的人士提供解決方案,為受影響的市民提供稅收優惠和銀行貸款服務。對於澳門這種極度偏重博彩收入盈利的經濟社會,對於中小企的幫助,還是相對有限。政府現在必須採取更全面的干預性措施,重振澳門的經濟,即便是被迫留在家中工作的員工,也應得予援助。我相信即使賭場關閉,博企還是會向員工發薪,而且會如一貫作風先以本地員工優先考慮(歧視可恥)。
我們需要全面考慮各行各業的人,包括報章、新聞評論員、社團、以及商人和僱主,政府都必須就如何重新振興經濟考慮周全,因為經濟所帶來危機為受影響的市民帶來了比病毒更多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