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0月1日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 立70周年的日子,在連串的慶祝活動中 最矚目以及國際社會最關注的當然是上午在天 安門前舉行大閱兵的活動了,閱兵活動按閱兵 式和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閱兵式受閱部隊 在長安街列陣接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 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檢閱;而分列式 則依次按空中護旗梯隊、徒步方隊、裝備方 隊、空中梯隊的順序通過天安門廣場,這次 閱兵是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徒步 方有儀仗方隊、各軍種方隊、女兵方隊、院 校科研方隊、文職人員方隊、預備役部隊方 隊、民兵方隊、維和部隊方隊以及武警方隊 等共15個方隊,而裝備則分陸上作戰、海上 作戰、防空反導、資訊作戰、無人作戰、後 裝保障、戰略打擊等7個模塊32個方隊;空中梯隊有領隊機梯隊、預警指揮機梯隊、轟 炸機梯隊、艦載機梯隊、殲擊機梯隊、陸航 突擊梯隊等12個梯隊。 除軍事專家或軍備愛好者,再或是武器軍迷 等外,一般民眾觀賞閱兵都對徒步方隊比較 注目。而今次的15個徒步方隊中有些更是首 次亮相的,例如領導指揮方隊是從軍委機關 五大戰區、軍、兵種和武警部隊抽調組成, 體現領導管理建設指揮打仗的新體制特點, 在首次亮相的院校科研方隊中,博士、碩士 佔71%,是所有受閱方隊中學歷最高的,可 謂是軍中學霸,而文職人員方隊是體現改革 重塑後文職人員在軍改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從大部分方隊均由將軍領隊,將軍人數超過 以往,是歷史上高級指揮員受閱數量最多的 一次,值得一提的是女兵方隊由兩名女將軍 擔任領隊,以颯爽英姿亮相。 這次閱兵安排眾多將領受閱,展現了身先士 卒,以上率下的良好形象,很多60多歲的高級將領也和年輕官兵一起受閱,之前的一同 操練就是為了突出帶兵打仗,礪將謀勝的鮮 明導向。 國慶70周年大閱兵雖然已經過去三日,回想 當日受閱隊伍整齊劃一的步伐,排山倒海的 氣勢、巨龍臨空的雄姿,回想歷屆國慶閱兵 的軍味,心情仍然澎湃、感慨,中國軍隊就是 不一樣,要知道天安門東西華表相間的「禮儀 區」,隊員們踢腿高度要求在30釐米,步幅間 的距離要求在75釐米,共128個正步,一步不 能差,擺頭的位置人人都是45度,步速每分鐘 112步,劈槍定位更要分毫不差。 為了保證閱兵方隊萬無一失,陸軍方隊的官 兵們平均每天10小時封閉式訓練持續數月, 每日平均步行21公里,這分辛苦是我們常人 難以想象的,欣賞過閱兵儀式的宏大而激動 人心的場面後,不要忘記他們為國家70大壽 所獻禮贊背後的汗水以及付出。
陳思賢 04.1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