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澳門文學節希望變得「更知名,更受認可和期待」

澳門文學節希望變得「更知名,更受認可和期待」

澳門第四屆文學節「雋文不朽」已於三月19日至29日之間舉行,將一直成為引有公眾較大反響的活動,並吸引了不僅是來自澳門,還有來自香港的遊客。2016年預計將紀念卡梅洛·庇山耶 (Camilo Pessanha),並會有一位「享譽國際的知名作者」出席。

澳門文學節總監白嘉度對《澳門平台》說到,「今年我們在香港擁有出色的『媒體』覆蓋,作家黃碧雲女士為文學節特意創作了一個節目《末日酒店︰時間與鬼》,與現場音樂一起為澳門帶來了許多香港遊客。」四年前這一文學活動開始在澳門舉辦,在每年的這個時候,作家、記者、藝術家、音樂家和電影製片人,講葡語、中文和英文的人都聚在一起交流,討論和參加由學者及大學舉辦的向公眾開放的工作坊和會議。用文學節總監的話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眾人的努力,文學節會變得越來越知名和受認可」。白嘉度還強調主辦方的願望是,「文學節不僅僅是變得更為知名,還要變得更加受期待,也就是說能夠成功地吸引人們以變得更有意義,而這是會是一個重要的貢獻」。
對於文學節副總監白艾德來說,今年的文學節在嘉賓上看來是「非凡的」,因為讓他們融入了「十分有才華」的作者群體。 他補充說:「我認為所有人都對嘉賓的表現印象深刻。」
一些在參與人數方面最為顯著會談都在學院、大學以及舊法院大樓內舉行了。房間內擠滿了參與的公眾,例如,中國小說家和上海作家協會主席, 出生於1954年的王安憶,擁有屢次獲獎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的作品,其文學作品的標誌是文化大革命的歲月。

後文革時代文學

在澳門,王安憶談到文學,並把中國新一代作家描述為「更為個性化」。在參加文學節期間這位作家接受葡新社採訪時表示,「年輕作家們更注重城市生活,更關注個性,非常重視個人情感且並不那麼在意他們身邊的事。」王安憶的中國當代文學的「黃金時期」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當那些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比如他自己)和1960年代的作家「成熟」的時候。他說那個時代是「個人尊重上升的時期」。
1976年文革結束,在後文革時期大量年輕的中國學生於文學上覺醒,而這一主題也由西川在澳門聖公會學校的禮大堂中進行了探討,西川是詩人,散文家及翻譯家,出生於1963年。這位作家曾任美國紐約大學客座教授和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客座藝術家,並且是中國詩人中為數不多的與西方作家和詩人聯繫緊密的詩人之一,他談到了1978年至1981年他進入北京大學的時期,進而說到在作者不能自由訪問年代的「讀書熱」,直到尚.保羅·薩特、尼採和弗洛伊德。
中國作家慕容雪村討論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表達和創作的自由,隨後文學節的開幕會議上與作家、編輯及國家葡萄牙前文化局長弗朗西斯科·何塞·維埃加斯分享了觀點。慕容雪村是紐約時報的固定撰稿人,他在那裡嚴厲的批評中國制度。儘管有審查,慕容雪村還是認為互聯網讓中國人「表達自己聲音」。在被政府封閉之前,他的博客擁有850萬粉絲,而他的書在互聯網上至少被1億讀者下載。
在為期10天的文學節上,舊法院大樓和學校禮堂中都坐滿了聽眾,以及葡語作家,如小說家弗朗西斯科·何塞·維埃加斯;薩拉馬戈文學獎優勝者;詩人、出版商及兒童讀物作者瑪麗亞·羅薩里奧·佩德雷拉;小說家及多項兒童文學獎項得主大衛·馬查多。安哥拉作家翁賈基,1977年出生於羅安達,曾獲多項大獎,其中其小說《透明》贏得了薩拉馬戈文學獎(2013年),他是葡語文學中重要的人物之一。這位作家用他想象的行囊帶來了無盡的故事,贏得了許多人,如兒童,尤其是澳門葡文學校學生的喜愛,在那裡,學生,畢業生以及處在決定目標階段的人們想他發出了自己的請求——這位作家給了他們有關未來的建議,安撫他們,並保證「青春期會痛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會變得順利」。

攝影師想成為外勞的發聲筒

欣莎出席了文學節紀實攝影新版塊,她是菲律賓人曾做過菲傭,獲得了萬能基金會頒發的資助,這將使她可以去到紐約,這次她吸引了許多國際新聞機構的關注,他們都來到澳門以採訪這位藝術家。欣莎發表了講話並出席了她的攝影展「家政工人的敏銳鏡頭」的開幕式,她表示已到過澳門好幾次,「喜歡繞著城市散步並給人拍照」。當被問及她在澳門及香港工作的菲律賓同胞時,這位攝影師表示:「希望能發出一種聲音,並被認可發出這種代表外地勞工聲音。」
在視覺藝術展覽中,還能夠欣賞中國畫家葛震,葡萄牙插畫家約翰·法澤達的作品,約翰本次帶來了以葡萄牙文化三大名人(費爾南多·佩索阿,賈梅士和阿馬利亞)為中心的作品,此外還有本地藝術家歐陽永峰和夏天翔的繪畫。
在音樂方面,安東尼奧·多利諾·艾梅達大師在崗頂劇院的舞台上給澳門帶來了即興鋼琴演奏,並在澳門文化中心的音樂會上重溫自己為電影和戲劇製作的音樂,其中有四手聯彈鋼琴音樂劇場,邀請了鋼琴家馬德璉與他共同完成。

文學節還為路氹威尼斯人金光綜藝館帶來了巴西說唱歌手加布里埃爾的《思想家》——讓全場觀眾沸騰,並把一群粉絲帶上了舞台,一位葡萄牙女孩、一為佛得角的和一位巴西的,和他一起唱了一首《2345meia78》。一隊香港樂隊LMF也登上了舞台,這也讓一大群粉絲追到了路氹金光綜藝館,此外還有由主唱和藝人百強帶領的澳門刃記樂隊也參加了演出。
文學節用電影節完美落幕,其中葡萄牙導演若昂·伯特洛出席並用電影《惶然錄》和《馬亞一家人》拉下了節日帷幕,這兩個作品的靈感來自費爾南多·佩索阿和埃薩·德·克羅茲;以及導演許鞍華,出生於滿洲,但從1952年開始就生活在香港。他曾多次獲獎,剛剛在澳門舉行的第九屆亞洲電影大獎上斬獲最佳導演獎,通過其傳記片《黃金時代》,它描繪了生活在二十世紀初的中國作家蕭紅的生平,而且澳門市民有機會在文學節中欣賞這部影片。

舊法院十分成功,兒童文學還要繼續

今年的文學節總預算約為270萬澳門元,大部分活動都在坐落於市中心區的舊法院大樓舉行,主辦方認為這有助於更多公眾參與其中。文學節副總監白艾德認為,選擇舊法院大樓這個位置毫無疑問是「大獲全勝」。 他說:「這個節日更好的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中,舊法院大樓是一個敞開的大門,而且我們希望它能在未來的許多年中都擔任文學節的主場。」
下一屆文學節繼續以「吸引更多的公眾」為目標。白嘉度認為:「最重要的是,文學節盡可能夠吸引到更多的人,無論是顯然對我們是一個優先群體的學生,還是廣大市民。因此,我們十分滿足,也會越來越滿足,當節日吸引到更多的群眾以及日益多樣化的公眾時。這是事實且已經在發生。」
白艾德還強調了投資以確保中文能同聲翻譯為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反之亦然,他說:「這一工作必須受到重視,使更多的人能參與到公共講座之中。『市民』永遠是節日的服務目標,今年已經有很大改善,但我們希望它還能變得更好。」

2016年會有卡米洛·庇山耶以及一位國際作家

兒童文學在文學節上首次亮相,並邀請了兒童讀物作家出席,這是文學節又一個成功的嘗試,主辦機構也希望在未來能繼續保持這一劇目,讓閱讀走近孩子們。
白艾德說:「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賭注,我們將會保持。我們將繼續邀請此方面的作家們,來走近孩子們,讓他們可以與孩子們一起做一些事情,以後將長期有這類的作家參加,我們也十分希望保持下去。」
文學節打算繼續與學校和大學合作,白艾德還強調:「要以所有的方式幫助人們培養閱讀習慣,因為這一習慣十分稀缺甚至幾乎不存在,不僅在澳門,而是在幾乎所有大家知道的角落。存在閱讀赤字和書的依戀。」
下一屆「雋文不朽」文學節打算向葡萄牙作家庇山耶致敬,他曾在澳門生活並於1926年在澳門去世。 文學節副總監表示,「從文學的角度看,致敬將包括會議和講座方面,但還會涵蓋不同領域,可能會有舞台藝術和視覺藝術,我們還將準備一份與庇山耶文學大賽有關的驚喜,我們很快就會宣佈了。」在節目安排方面,文學節將繼續遵循同樣的模式,邀請葡語國家和中國的作家出席。 白艾德說:「我們已經有一些固定的作家。」這一模式會繼續保持,但這一組織希望在2016年做一個驚喜。 這位策劃者總結,明年,「節日將會邀請一位或者兩位國際知名人物,獲獎及眾所周知的作家。我們非常希望在2016年,這個節日能邀請到一位國際重要作家,一位是既不中國的也不是葡語國家的。」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