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抗命引起社會分歧:佔中行動的領袖將向警方自首,學生領袖絕食抗議-雨傘運動在寒冷和下雨中繼續進行。
在佔中領袖公佈將自首之後,公民黨領袖梁家傑重申民主場所是不會移交警方或撤銷佔中行動。
梁家傑對三位佔中發起人的預告作出反應,公民抗命運動始於2013年頭,目的是為了對政改施壓,但最近幾星期學生採取的激進行動,卻模糊了此立場,抗議希望在香港進行全面普選。
在本周二,三位佔中行動的發起人請求示威者撤離佔領區和將向警方自首。
「為了示威者的安全,當我們準備自首的時侯,我希望學生盡快撤離,復學和增強其實力,」公民抗命佔領中環的發起人戴耀廷說。
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於2013年初提出公民抗命佔領中環的運動,以此向政改施壓,但最近幾周學生採取激進的行動,卻模糊了此立場。
梁家傑尊重佔中組織者的決定,不過公民黨的議員將不會跟隨其步伐。
「我們將不會取消雨傘運動直至方向清晰為止,」引用梁在香港電台的說詞。
強調:「據我所知,大部份泛民議員跟我是同一立場。」
佔中三子的決定是在周日晚上和周一早上,數百名支持民主的示威者在金鐘與警方發生衝突,接近政府總部,試圖用武力衝過安全線,進入政府大樓之後的出現。
最新在金鐘的衝突是9月28日抗議活動以來最嚴重的記錄。
同樣在周一,包括 「學民思潮」的領袖黃之鋒三名學生開始絕食。
「投降不代表懦弱,要有勇氣才可以的。投降不是失敗,是無聲的控訴政府沒有心,」戴說。
學者讚揚示威者佔據了兩個多月的街頭的勇氣。但警方的「失控」和示威者到了放棄「這些危險的地方,」他說。
北京「將要承擔責任」
中國共產黨的報紙警告本周北京將“承擔關於香港方面的責任”,但拒絕「嘗試」將使用武裝部隊「鎮壓其騷亂」。
「如果暴力的街頭抗議成為常態和本地警方是不會允許,並會採取強硬的態度,香港可能會處於無序狀態,」環球時報,在泛民示威超過2個月動搖中國行政特區。
香港在十九世紀中葉被英國佔領,香港已回歸中國17年,根據「一國兩制」的政策,保證了中國其他地區不能想像的人們言論和政治組織自由。
「香港在中央政府許可的情況下,亨有特殊的自主權和中國大陸支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的人民日報的英文版本環球時報稱。
「但是如果香港的內部問題不能得到解決,中央政府應該承擔自己的責任,」補充道。
然而該報堅稱:「大陸不應該太容易嘗試調動軍隊來平息騷亂。」
25年前,中國共產黨用軍隊鎮壓天安門運動,是由北京大學的學生發起的。造成數百人死亡,數千人被監禁或流放外地。
在香港的衝突涉及定於2017年的下一屆行政長官選舉。
北京方面已接受由直接選舉方式進行競選,而不是現時由選舉人團選出,但已要求先由評選委員會選出「兩三個」候選人,因此反對派認為這是「限制民主」。
自9月底在街頭的人數顯著下降,但活動者維持在兩處進行抗議:金鐘,香港政府的樞紐,另一處是在銅鑼灣的購物區,其規模較小。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Portuguê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