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未分類 香港銷毀象牙,澳門卻不然

香港銷毀象牙,澳門卻不然

 

和國際通行做法不同,澳門對於在口岸沒收的象牙沒有予以銷毀。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這些沒收的產品僅僅可以用於“科學和教育的目的”,或者放置於以七道鑰匙封鎖的倉庫之中。香港的專家呼籲對這兩種備選處理方式多加注意,而且堅持說,銷毀象牙是唯一的安全途徑,除此之外還可以避免腐敗分子將其據為己有。

 

象牙走私有多種途徑,通過這多種途徑能夠到達全世界的各個角落,而且定期更換路徑。為了能夠進入中國市場──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象牙的走私路線會是這樣的:在非洲國家進行非法捕獵,然後產品被運到非洲大陸的東部,再經過香港或者澳門運到中國內地。象牙經過數千公里的旅程,所有人都會消費一點,消費的形式多樣:做成每個中國家庭家裏都會使用的筷子,或者做成中國的上等人家家裡的裝飾桌面,或者牆壁上的雕刻品。
澳門是多個國際組織點名批評的接受象牙進入中國的輸入口岸之一。但是,有很多次走私路線在這裏被掐斷了。僅僅在最近的10年裡,根據澳門海關提供給《澳門平台》的數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出入境口岸就沒收了多達2噸的象牙。
但是,當局在繳獲了這些物品後,怎麼樣處理呢?國際社會為此爭論了幾十年,環境保護組織,例如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WWF),堅持銷毀所有產品是唯一的可行方法。
“我們正在談論的是一個非法的、被沒收的產品,比如毒品,它們絕不應該流入市場中去”,謝裏爾·羅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香港執行局的專家,這位專家這樣告訴我們。
在澳門,象牙產品一旦進入澳門海關手中,就會交給經濟局──這個部門自1986年以來就負責在本地區內實施《瀕臨滅絕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S)。在這條至今還很活躍的線路上,這裡不是象牙──非法到達澳門的象牙──的最終目的地。財政局將決定這些象牙的未來。所繳獲的象牙和象牙製品不得用於銷售,僅僅能夠用作“科學、教育、強制性拍賣或者鑒定”的用途,該部門在發給“澳門平台”電子郵件中這樣解釋道。又及:然後,聯繫其它的政府部門,瞭解他們是否“想保留這些象牙產品來用於其它目的”。
在財政局的安排下,所繳獲的產品被分配給民政總署和文化局。其餘的至今保存在倉庫裡。經濟局稱,沒有銷毁,是因為行政區政府認為“實際個案微不足道”。

 

安全和腐敗問題

“賦予象牙(沒收的)以很高的審美價值,有著負面的教育效果。我們不會因為教育孩子們瞭解毒品的危害,而把毒品交給小孩子”,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香港執行局的專家謝裏爾·羅這樣給我們說,這位專家反對使用這些象牙作為教育工具。“我同香港的一些國際學校的學生們交談時,發現他們有一種積極的認識,即從野生動物保護課上所看到的象牙製品,在欣賞它們時,他們沒有感到什麼不對”。另一方面,這位野生動物保護專家也提醒我們注意政府的決定──比如澳門──將這些產品保存在倉庫之中的做法會引起各種問題。安全和腐敗是其中兩個問題。“在多個國家都發生了這種情況,象牙保管在倉庫之中,倉庫上鎖,最後象牙卻不翼而飛,因為我們正在討論的是一種商業價值很高的產品”。
在香港,全世界沒收象牙第四多的地區,自從2003年以來,截獲了30多噸象牙。由於中國大陸購買力的緣故,所截獲的象牙數量在最近幾年一直在上升。

受到多個環境保護組織的壓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決定遵循國際通行做法,開始燒毀保存的象牙。
“還有28.1噸象牙沒有銷毀”,香港野生動物風險和保護基金會的亞歷克斯·郭聲稱。
1989年肯尼亞第一次銷毀了12噸象牙。接著1992年在贊比亞,2012年在加蓬。去年,菲律賓成為第一個銷毀沒收象牙的亞洲國家。美國遵循這一做法,燒毀了在25年間沒收的6噸象牙、雕刻品和珠寶。

 

明佳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Português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